|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做好中秋、國慶期間正風肅紀工作本報訊(記者 徐麗)中秋、國慶將至,為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推動作風建設不斷走深走實,市紀委監委印發《關于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做好中秋、國慶期間正風肅紀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強化嚴管嚴治,壓緊壓實作風建設政治責任。全市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深刻領會、充分運用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條重要經驗,認真履行監督專責和協助職責,一嚴到底糾治“四風”,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要督促各級黨組織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作風建設主體責任,落實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一崗雙責”,把抓作風建設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推動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貫到底。要督促各級“一把手”和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自覺抵制“小事小節論”“影響發展論”“行業特殊論”等錯誤論調,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等規定要求,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強化節前紀律教育和提示提醒,組織學習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和市紀委監委通報曝光的典型案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繃緊紀律之弦。要壓實相關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強化“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理念,聚焦關心關愛困難群眾、狠抓安全責任落實、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等民生工作,著力糾治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持續凈化行業系統風氣,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 通知強調,筑牢禁令堤壩,嚴明清廉節儉過節紀律要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堅持挺紀在前,始終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一步不停、寸步不讓,監督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堅決做到“十嚴禁十不準”,切實把作風硬要求變成硬措施、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嚴禁違規吃喝,不準“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級”,提供或接受超標準接待,以朋友、同學、戰友、老鄉聚會等名義違規宴請,在私人會所等隱蔽場所違規吃請以及在培訓、會議、值班等期間違規聚餐飲酒。嚴禁違規收送禮品禮金,不準借禮尚往來名義請托辦事、利益交換、權錢交易,以操辦婚宴等借機斂財,以講課費、課題費、咨詢費等名義變相收送禮金,通過提貨券、購物卡、電子紅包、快遞物流等形式“隔空送禮”,避開敏感時間節點“錯峰送禮”。嚴禁違規公款旅游,不準借調研考察、教育培訓、黨建活動等名義公款旅游或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旅游活動安排。嚴禁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不準通過虛列名目、套取資金、編造理由等方式濫發節日津補貼、福利。嚴禁違規用車,不準公車私用、私車公養、違規向管理和服務對象借用車輛或違反公車封存停駛規定。嚴禁奢侈浪費,不準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超標準建設、超規格裝修樓堂館所,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大操大辦、餐飲浪費。嚴禁“八小時外”行為失范,不準違規接受或提供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高消費娛樂健身等活動,沉迷低級趣味以及發生酒駕醉駕、尋釁滋事、賭博等違紀違法問題。嚴禁加重基層負擔,不準執行政策“一刀切”、層層加碼,搞文山會海、隨意向基層派任務,多頭重復要求報材料、填表格,扎堆調研、重復調研、“作秀式”調研,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以及過度使用政務App等“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嚴禁作風飄浮,不準吃拿卡要、冷硬橫推、違規收費、趨利性執法,在民生保障、幫扶救助、安全生產等領域不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值班值守脫崗或酒后上崗等。嚴禁助長不正之風,不準借高檔煙酒茶、“天價”月餅、蟹卡蟹券等搞節禮過度包裝、違規搭售禮品等渲染不良風氣。 通知要求,堅持常態長效,持之以恒糾治作風突出問題。全市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深化對作風建設的認識,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久久為功、化風成俗,切實把嚴的氛圍營造起來、把正的風氣樹立起來。要健全經常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機制,準確把握“四風”問題的節日特征和地區性、行業性特點,緊盯關鍵領域、重要崗位、薄弱環節,深化運用“組組”協同、“室組”聯動、“室組地”聯合等機制,貫通黨內監督和其他各類監督,豐富監督手段,織密監督網絡,不斷提高監督穿透力和有效性。要從嚴執紀執法,對“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對隱形變異新動向時刻防范,對頂風違紀行為速查嚴處,對履職不力導致“四風”問題突出的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嚴肅問責。要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堅持“由風查腐”“由腐糾風”雙向突破,堅決斬斷風腐演變鏈條,持續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鏟除“四風”問題土壤。要堅持標本兼治、深化系統施治,針對“四風”問題背后的管理漏洞、制度短板、薄弱環節,推動有關地區、單位進一步加強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治理,扎牢作風建設制度籠子。要堅持糾樹并舉、破立并進,持續深化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把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結合起來,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帶頭移風易俗、抵制陳規陋習,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推動新風正氣更加充盈。
|